双威大学:以实践创新赋能未来人才成长
发布时间:2025-09-23 浏览次数:91
坐落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卫星城的双威大学,并非传统意义上的 “象牙塔”,而是一座将学术研究与产业需求深度绑定、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高等学府。自诞生之日起,它便跳出 “单纯传授知识” 的框架,以 “培养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全球公民” 为目标,在东南亚高等教育领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。
不同于常规高校的学科设置逻辑,双威大学的专业布局始终紧跟全球产业变革趋势。学校围绕 “数字经济”“大健康”“可持续发展” 三大核心领域,打造了一系列跨学科特色项目:例如 “数据科学与生物信息学” 专业,将计算机技术与医学研究结合,培养能为精准医疗提供数据支持的复合型人才;“绿色建筑与可持续设计” 专业,则联合马来西亚建筑协会,把低碳理念、环保技术融入课程,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真实的绿色建筑项目设计。这种 “需求导向” 的学科建设,让学生从入学起就瞄准行业前沿,毕业时自然成为企业争抢的 “香饽饽”。
在教学模式上,双威大学彻底打破 “课堂讲授” 的单一形式,构建了 “理论学习 + 企业实践 + 科研项目” 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。学校与超过 200 家全球企业建立合作关系,包括微软、西门子、马来西亚国家心脏中心等,为学生提供 “带薪实习”“企业导师制” 等机会。以医学院为例,学生从大二开始便需进入合作医院进行临床观摩,大三参与病例分析与诊疗辅助工作,毕业前已积累近千小时的临床实践经验,无需经历 “从校园到职场” 的适应期。此外,学校每年设立 “创新基金”,鼓励学生自主组队申报科研项目,从 “社区垃圾分类优化方案” 到 “低成本远程医疗监测设备研发”,学生的创新想法只要具备可行性,就能获得资金与导师支持,不少项目还未毕业就已获得企业投资。
双威大学的 “实践基因” 还延伸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校内的 “双威创新中心” 并非传统的实验室,而是一个开放式的创客空间,配备 3D 打印机、激光切割机、编程开发设备等,学生可随时在这里将创意转化为实物;“社会企业孵化平台” 则帮助有公益理想的学生,将解决社会问题的想法落地为可持续的社会企业,例如由学生创办的 “乡村教育支持计划”,已为马来西亚偏远地区的 20 多所学校提供数字化教学资源。这种 “在实践中学习、在创造中成长” 的氛围,让学生不仅收获知识与技能,更培养了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责任感。
如今,双威大学的毕业生遍布全球,从东南亚的科技初创公司到欧美跨国企业,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到国际环保组织,他们凭借扎实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,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。这所没有传统 “象牙塔” 束缚的大学,正以独特的育人理念,为全球高等教育提供着 “以实践赋能成长” 的鲜活样本。


